截至北京时间27日6时,美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85377例,意大利80589例,西班牙57786例,德国43938例……,全球累计确诊超过52.9万例。在我们抗“疫”形势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国外疫情愈演愈烈,我国面临国内控制疫情和有序恢复生产的双重压力,在国际上更面临外防输入的巨大挑战,如何积极做好有序恢复生产,控制疫情蔓延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张考卷。做好疫情的科学防控,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更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自3月初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以来,童元伟老师根据学校线上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学校课程中心网站及超星慕课平台建立两个《人文物理》课程网站,严格按照线上课程教学要求做好录播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面临严峻疫情形势的大背景下,在严格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加注重特殊复杂形势下的课程微思政工作。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开学第二周引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的独家视频专访《2020开局:危机、周期与自救》,并引导学生开展题为“你如何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专题讨论。
“毫无疑问,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重创,企业停运、交通瘫痪等问题让高速发展的中国停下了脚步,但它的影响性不是长期的,这次疫情也为未来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比如这段时间起了大作用的线上销售、线上授课等,相信在疫情结束后中国的经济会触底反弹,更高效、更稳定地发展……”,冯翼展同学这么回答。
王万里同学说:“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场对党和全国人民的考验,是对我国治理体系、经济韧性、危机应急能力、社会动员能力的全面检验。而我们很容易在当下看到危于何处,却更容易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过度恐慌。这次的新冠疫情也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要完善防治体系,强化应急能力,还要从自身做起,强化身体体质。”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并不意味着高质量。而在这次疫情表面上的确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短时间内股市的行情肯定不乐观,但长远来看,正是这次重大的灾难创造了很多机遇,人们待在家里肯定会更多地思考全新的商业模式。在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肯定会向着远程化办公的趋势发展、商业模式也将向着线上方向发展。社会经济运行肯定会向着更高效的方式演进。如此看来,来自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或许能在半年到一年内消除。”唐怡菲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