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学子赴台湾宜兰大学参加暑期研习营活动

发布者:张洪川发布时间:2015-07-31浏览次数:162

    712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和台湾国立宜兰大学、上海大学联合举办的“纳米暨前瞻科技暑期研习营”在宜兰大学拉开帷幕,是继2014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新举。活动旨在加强三校在纳米等前瞻科技领域的校际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实验精神、拓展科学视野,促进三校间专家学者、师生间的互动联谊,分享前瞻科技的研发成果,历时10天的交流活动在三校专家学者、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我校理学院派出3位教师和10名学生参加

    一、汲取纳米和前瞻科技

    为充实活动内容,在研习营期间同时举办[两岸纳米暨前瞻科技研讨会],邀请了三校教师代表就专业领域演讲。我校领队理学院张淑平教授做了专题讲座“几种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生物电化学应用,海洋生物材料褐藻胶等纳米复合材料等。

点击查看原图 

 我校张淑平教授在做专题讲座几种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

    上海大学施利毅教授的“纳米材料及应用”的讲座中,讲了关于纳米材料特性、制备及主要应用领域的相关内容,介绍了锂电池材料等备受关注的集中纳米材料及产业化生产应用。

点击查看原图

 上海大学施利毅教授在做专题讲座“纳米材料及应用”

点击查看原图

宜兰大学教授正在给学生做实务讲座

    讲座结束后,我校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首届研究生候炎炎兴奋地说道:“这次的讲座开阔了我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纳米领域的相关知识,也对自己目前研究内容与所做的实验开阔了思路,因为我本身所做实验是与纳米材料相关的,所以学习之后提高了我对自身研究课题的认知。”

     二、碰撞不同专业的火花

    参加此次研习营的上理学生全部来自理学院化学专业,但在讲座和实验中还涉及到了机械、生物电力等学科知识,例如实验组四的“宝特瓶的小风机制作及测试”就涉及到了发电机、风力、LED等知识,这种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我们研究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效地激励了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活动,实现研究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点击查看原图

“宝特瓶型小风机制作及测试”组

点击查看原图

“不同形态TiO2与石墨烯复合物制备与光催化降解含燃料与新兴污染物废水之研究”组

    三、惊叹宝岛文化与科技

    1. 新竹科学园区—亚洲硅谷

    新竹科学园区设立于19801215日,成立至今约有380家高科技厂商进驻,占地十分广大,主要产业包括有半导体业、计算机业、通讯业、光电业、精密机械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是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新竹科学园区20余年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并缔造了扬名世界的台湾经济奇迹。在里面我们见识到了能顺着人手势前后左右移动的小型机器人,便携式含氧量测试仪。手柄式扫描仪等等高新科技产品杨。海宏说:“新竹科技园区里展示了好多高科技产品,LED灯,音响,机器人,各种电子产品,高新的科技比比皆是,对我们的创新思维很有启发。”

点击查看原图

    2. 新竹市玻璃工艺博物馆—体验玻璃的科技与生活文明

    其原始建筑物建于1936年,设计师为手岛诚吾,其目标是成为一个与产业结合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希望能够结合文化与观光资源,协助新竹玻璃产业升级,让民众及业者参与,故同时也为新竹市民休憩的好地方,里面有许多关于玻璃的工艺品,很精致,趣味性十足,但不允许拍照,虽说有少许遗憾却更能让我们用心的欣赏那些玻璃艺术品。

    3. 金车宜兰威士忌酒厂。

    该厂座落于宜兰员山乡,用中央山脉与雪山山脉的清澈水源,在太平洋水气与雪山山风作用下,孕育出口感醇厚、风味迷人的金车威士忌,并以KAVALAN为品牌,荣耀宜兰。在金车威士忌酒厂,我们参观、体验了WHISKY的磨碎、糖化、发酵、蒸馏、熟成等方式的流程线,在酒堡内有专业的解说员,去的时候刚好碰上了品尝活动,虽然只有小小的几CC,但话说喝起来还真的不错,大家兴趣高昂。

点击查看原图

    不舍 期待来年再见

    在活动的最后,师生们做了活动感想,大家一致地感谢了热情,贴心的宜兰大学师生,每个实验组都以PPT形式做了实验小结,大家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大家的参与使得所做的实验更加充实饱满,更加深刻地理解的实验原理等。

 点击查看原图

颁发结业证书

点击查看原图

合影留念

    这次以运动替代了欢送会,更加地活力健康,大家在羽毛球场上挥洒汗水,此时没有学校、地域之分,有的只是欢笑和畅快。

    以下选取了几位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的感想感悟,与大家分享:

    城市管理少有警察,车辆行驶很快,地面几乎看不到垃圾,少有人打扫。台湾的城市管理、工农业关系、市民的公共意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纪春飞

    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马路上的机动车会礼让行人,当你在餐馆用餐完毕后服务人员会微笑地对你说谢谢—周梓倩

 

    听了许多厉害老师的精彩讲座,让自己的眼界开阔许多—陈冰洁

    10天的学习,参观不单单拓宽了眼界,还让我看到了台湾同学的努力和台湾人民的热情。—姜鑫

    结业典礼上我做实验工作汇报,汇报时大家踊跃的提问让想法和观点碰撞,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晏玉华

    此次台湾之行可以说是一次快节奏、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对台湾同行的教学、科研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深受启发。—杨海宏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台湾。—叶兴凯

    宜大再见,期待明年上海再见!

供 稿:理学院化学系  编 辑:张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