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旧版

导航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党政班子
    • 组织架构
      • 数学系
      • 物理系
    • 师资队伍
      • 数学
      • 物理学
  • 党建工作
    • 党务公开
    • 理论学习
    • 制度规定
    • 党建动态
    • 典型宣传
    • 思想强音
    • 我为抗疫出份力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学科特色
      • 培养计划
      • 课程思政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
      • 导师
      • 培养方案
      • 课程介绍
      • 通知公告
    • 国际交流
    • 创新创业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应...
      • 低维物理系统与先进光...
    • 科研数据
    • 科研政策
    • 友情链接
  • 招生就业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就业信息
  • 学生工作
    • 学生事务
    • 学工风采
    • 党建团建
    • 相关文件
  • 安全专栏
    • 工作动态
    • 规章制度
    • 安全资料
    • 相关下载
  • 下载中心
    • 学院文件
    • 资料下载
  • 学院动态

  •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 2025-11-07
    上理工理学院党校开展党章学习专题教育
    2025-11-07
    上理工理学院党校开展党章学习专题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筑牢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的思想根基,强化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与使命担当,引导其深刻理解党章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11月6日,理学院2025年秋季党校培训班第一讲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培训由学院党建辅导员龚丹主持,并特别邀请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庆作开班专题授课,全体秋季学期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参加学习。在培训中,龚丹系统阐述了党校培训的总体教学规划、阶段性学习任务与具体目标,详细说明了各项学习纪律、研讨要求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全体学员厘清了学习的主线与方向,指明了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的有效路径。龚丹主持党校培训班开班在党校开班授课中,李晓庆以“党章学习教育”为主题,围绕“党章: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党章演进:百年党史的生动缩影”、“践行党章:青年党员的行动自觉”三大核心板块展开理论授课。她引用“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的论述为切入点,深刻阐释党章的核心地位。她指出,党章既是衡量党性修养的“尺子”,规范党员言行边界,更是映照初心使命的“镜子”。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员终身必修的“基
  • 2025-11-07
    【研究成果速递】PRC:中子-质子有效质量劈裂的有效约束
    2025-11-07
    【研究成果速递】PRC:中子-质子有效质量劈裂的有效约束
    近日,理学院物理系教师宋一丹指导研究生罗闽斯在中子–质子有效质量劈裂约束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Constraining neutron-proton effective mass splitting from nuclear giant dipole resonance data within a transport approach”发表在物理学期刊 Physical Review C 上。本研究基于拓展的 LBUU 输运模型,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 Skyrme 有效相互作用势,系统性地探究了饱和密度下“同位旋矢量单核子有效质量”及“核物质介质中核子–核子散射截面”对重核208Pb的同位旋矢量巨偶极共振观测量的影响。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贝叶斯分析方法,揭示了巨偶极共振观测量与核物质相关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取出有效质量结果,并有效约束了饱和密度下中子–质子有效质量劈裂。在丰中子核物质中,中子–质子有效质量劈裂与核物质状态方程密切相关,在宇宙早期演化过程中的中子–质子比、中子星冷却、稀有同位素结构形成以及重离子碰撞的动力学演化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原子
  • 2025-11-06
    喜报|我院2022级本科生吴振鹏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TOP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
    2025-11-06
    喜报|我院2022级本科生吴振鹏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TOP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
    近日,学院在本科生科研实践项目上取得可喜成果。2022级应用物理学专业吴振鹏同学,在学院项目鼎力支持与张强老师悉心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催化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IF = 6.5,中科院分区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Normal/inverse sandwich structure series-engineered multilayer double-atom catalysts featuring bridge-bonded dual-sulfur ligands: Machine learning-driven optimization for oxygen evolution/reduction reaction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的研究性论文。图1-文章主要内容示意图(包括结构拓展,主要反应,机器学习驱动优化等)针对具有优异OER/ORR活性的类石墨烯碳氮化物单层材料(N4@g-C16N3),张强老师团队提出通过构建双硫桥接的赝双层及双/三/四层正/反三明治结构DACs进行维度拓展,以进一
  • 2025-11-03
    探 “上海之根”、访水乡古镇—— 理学院工会组织开展秋游活动
    2025-11-03
    探 “上海之根”、访水乡古镇—— 理学院工会组织开展秋游活动
    正值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10 月 26 日,理学院工会组织教职工赴松江开展秋游活动。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和工会主席陆志雯参加此次活动。活动以 “历史探寻 + 自然休憩” 为主线,在遗址探访与古镇漫步中感受人文与自然的交融,收获身心放松与情谊增进的双重体验。活动当日,教职工们从学校集合出发前往松江。到达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后,大家即刻开启了 “上海之根” 的历史溯源之旅。作为承载上海数千年历史记忆的文化地标,广富林遗址公园内古朴建筑与清澈湖水相映成趣,遗址展馆中丰富的文物展品、生动的场景复原,仿佛搭建起穿越时空的桥梁,将大家带回远古时代。教师们三五成群沿步道漫步,认真聆听讲解,不时围绕广富林文化的起源与演变交流感悟,深刻体会上海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而园内郁郁葱葱的植被、错落有致的景观设计,更让大家在探寻历史之余,沉浸式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午后,驱车前往泗泾古镇,开启江南水乡的人文体验。古镇依水而建,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两旁古色古香的民居与商铺,尽显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教师们放慢脚步漫步街巷,感受慢节奏生活的惬意,欣赏传统建筑的精巧细节,偶尔驻足品尝
  • 2025-10-27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科技报国 上理工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数理“π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2025-10-27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科技报国 上理工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数理“π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科技报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青年党员的爱国情怀与科技报国志向,10月24日下午,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以“赓续红色血脉,砥砺科技报国”为主题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在学院党委指导下,突出数理学科特色,以“数理π队”形式开展,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党委副书记李晓庆、学生党支部书记及全体党员共同参与。一、学史明志· “两弹一星”精神谱系与价值阐释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党员肃立齐唱,饱含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随后,围绕“‘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传承与科研启示”主题展开学习交流,研究生基础数学党支部罗市娟结合自身数理专业学习经历,她提到,“两弹一星”元勋们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科研初心、攻克技术难关的精神,对青年学子极具启示意义,作为理科学子,既要学习元勋们秉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在公式推导、数据计算中精益求精;更要牢记科技报国的使命,把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让数理知识成为服务祖国发展的“硬核力量”。她的分享引发在场党员强烈共鸣,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科研报国的理解。研究生基础数学党支部罗市娟主题宣讲二、思维激荡·抗战历
  • 2025-10-27
    秋阳暖校忆芳华,聚力同行启新篇——理学院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暨2025年校友返校庆祝活动顺利举行
    2025-10-27
    秋阳暖校忆芳华,聚力同行启新篇——理学院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暨2025年校友返校庆祝活动顺利举行
    金风送爽,丹桂含情。2025年10月25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19周年之际,理学院校友们从八方归来,齐聚秋意盎然的校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校友们仔细游览了阔别已久的校园,从曾经学习的第一教学楼到飘香的食堂,从庄严的毛主席像到熟悉的林荫大道,每一处风景都勾起了无限的青春记忆,欢声笑语在秋日的暖阳中久久回荡。校友游览校园上午重温校园后,下午校友们移步至卓越楼,参加“理学院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暨2005级入学20周年返校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校友会成员、2005级校友代表、2011级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情谊、共话发展。会议由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庆主持。她首先对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及远道而来的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活动背景与议程。活动现场随后,第四届理事会名誉会长陈东升校友代表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年校友会在联络校友、服务母校、促进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陈东升会长做工作报告随后,会议宣读了新一届理事会建议名单,并经全体理事表决通过。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院长黄吉平分别致辞,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并感谢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发展的
  • 2025-10-15
    【研究成果速递】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揭示渔业崩溃新机制!
    2025-10-15
    【研究成果速递】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揭示渔业崩溃新机制!
    近日,理学院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原三领教授团队在渔业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该成果重新审视了人类活动(捕捞)对渔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渔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成果以“Fast anthropogenic environmental change can cause the collapse of fishery ecosystems(快速人为环境变化可导致渔业生态系统崩溃)”为题,发表于国际应用数学领域学术期刊《SIAM Journal on Applied Mathematics》。博士研究生杨安计为论文第一作者,原三领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康云教授。该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食饵与捕食者种群的休闲渔业动力学模型,揭示了捕捞强度增加速度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决定性作用。团队通过严格数学分析,量化了不同初始种群规模下引发系统稳态转换的捕捞压力增速的临界阈值,突破了传统静态管理模型的局限。基于临界阈值理论,该研究进一步建立了多级渔业崩溃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渔业管理新范式。该理论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速度管控这一全新动态决策
  • 2025-10-11
    AI赋能专项工作推进会
    2025-10-11
    AI赋能专项工作推进会
    2025年10月9日下午,理学院于卓越楼810会议室召开AI赋能专项工作推进会。会议由汪文军副院长主持,章国庆副院长及各项目负责人出席。汪文军副院长首先介绍了AI赋能专项工作的背景,指出AI赋能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学院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之一要切实落实落细。AI赋能不仅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注入新动力,也有力推动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的广泛实施。他特别强调,项目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经费使用须合理合规。随后,章国庆副院长作为《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数字教材负责人指出AI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促进了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阐述了AI赋能专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各项目负责人依次汇报了项目进展及后续规划。其中,“AI+高等数学”教学团队作重点汇报,分享了在AI赋能建设与课堂教学使用中的实践经验。通过AI对学习数据的实时解析,教师得以精准洞察个体差异,从而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能力的有效升级。
  • 2025-10-09
    【研究成果速递】Chaos: 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碳排放动态调控新策略!
    2025-10-09
    【研究成果速递】Chaos: 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碳排放动态调控新策略!
    近日,理学院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原三领教授团队在碳减排研究领域取得进展。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随机碳排放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其拟最优控制问题。相关成果以“Dynamical analysis and near-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of a stochastic carbon emissions model”为题,发表于非线性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Chao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Chaos 35, 103103 (2025)]。博士研究生王欣欣为论文第一作者,原三领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为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张同华教授。能源相关排放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有效控制此类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尤为关键。传统碳排放模型往往未充分考虑环境噪声对系统的影响,然而在实际中,二氧化碳排放过程与能源系统常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随机碳排放模型并研究了其对应的拟最优控制问题。研究表明,有效的减缓策略需要兼顾生
  • 2025-09-30
    强化协同,严管厚爱——构建支持学生卓越成长的教学管理共同体
    2025-09-30
    强化协同,严管厚爱——构建支持学生卓越成长的教学管理共同体
    2025年9月29日下午,理学院于卓越楼810会议室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汪文军主持。理学院院长黄吉平、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庆出席会议,学院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务办主任、低年级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会,围绕学院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解决路径与长效机制深入研讨。汪文军在主持会议中强调,学风建设需坚持“强化协调,严管厚爱”,既要严格落实教学管理规范,加强课堂纪律、学业考核等环节监管,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困难与成长需求,给予个性化支持。会上,参会教师结合教学、管理实践提出多项具体建议:一是优化辅导答疑时间,根据学生课程安排与课余时间灵活调整,确保答疑服务精准匹配学生需求;二是加强晚自习管理,通过明确考勤要求、安排教师值班等方式,提升晚自习学习效率;三是深化对学生的了解,通过课后交流、学业档案跟踪等,掌握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实现针对性指导;四是增加课堂互动性,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专业课教师发言李晓庆聚焦学风建设要“抓早”,提出要重点关注一二年级学生,从入学初期筑牢学习基础、培养良好习惯,协同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队伍力量,凝聚
  • 2025-09-26
    巴西圣保罗大学代表团来访理学院
    2025-09-26
    巴西圣保罗大学代表团来访理学院
    9月24日,巴西圣保罗大学Leonardo André Ambrosio教授携手法国诺曼底大学Gérard Gouesbet教授应邀到访理学院,围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进行座谈与交流。理学院院长黄吉平、副院长章国庆、副院长汪文军出席会议,物理系教授沈建琪、于海涛以及教师代表张立瑶参加,会议由副院长章国庆主持。会议现场会议伊始,章国庆副院长代表理学院对代表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以及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果。Ambrosio教授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圣保罗大学(USP)的基本情况,以及圣保罗大学—中国中心近年来在促进中巴学术交流与合作中所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双方的深入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国际合作拓展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黄吉平院长指出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双方可通过互派学生开展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与国际视野;同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前往巴西开展科学研究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此外,双方积极探索学生交流等方面合作的新路径,实现优质资源双向流动,共同打造国际
  • 2025-09-26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与上海市民星中学共商实践基地共建事宜
    2025-09-26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与上海市民星中学共商实践基地共建事宜
    为深化校地教育资源融合,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育人新模式,9 月25 日上午10 时,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与上海市民星中学在卓越楼810 会议室举行专题座谈,核心围绕 “共建实践基地、协同培育创新人才” 为核心议题,就教育衔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事项展开深度交流。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主持。会上,孟宝全书记首先代表理学院介绍学院发展概况。他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展开,重点提及理学院在数学、物理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近年来在服务基础教育、开展科普实践、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等方面的探索经验。他指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核心阵地,应通过实践基地共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学阶段延伸,为青少年搭建 “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衔接、兴趣培养与专业选择贯通” 的成长平台,助力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发言随后,上海市民星中学书记、校长殷春蕾详细介绍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需求。她指出,民星中学始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此次希望与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合作,依托高校学科与人才优势,在中学生研学实践、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47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23 跳转到 

学院综合办公室: 021-55271663

教务办公室(本科生):021-65691506

教务办公室(研究生):021-65667034

学生工作办公室:021-65691505

  •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

邮编:200093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