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旧版
导航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党政班子
组织架构
数学系
物理系
师资队伍
数学
物理学
党建工作
党务公开
理论学习
制度规定
党建动态
典型宣传
思想强音
我为抗疫出份力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学科特色
培养计划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育
学科
导师
培养方案
课程介绍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创新创业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应...
低维物理系统与先进光...
科研数据
科研政策
友情链接
招生就业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学生事务
学工风采
党建团建
相关文件
安全专栏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安全资料
相关下载
下载中心
学院文件
资料下载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5-08-27
喜报!理学院6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2025-08-27
喜报!理学院6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理学院今年共6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其中,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立项经费共234万。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型批准金额(万元)1朱艳结合方案和凝聚构形上若干代数组合问题的研究面上项目432杨柯二维磁性材料中多重态效应与Kitaev型量子自旋液体的理论研究面上项目523王春芳基于量子点分子系统的高精度三维磁场传感机制研究面上项目494李浩具有有限不动点的等变流形的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5杨倩具有重根的系数间断的奇摄动系统的多尺度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6高书飞气候变化下东海赤潮形成与演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0
2025-08-26
理学院召开就业工作攻坚会
2025-08-26
理学院召开就业工作攻坚会
2025-08-21
理学院举办 “生物数学与动力系统最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2025-08-21
理学院举办 “生物数学与动力系统最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2025年8月18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应用数学学科发展,加强我校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研究生培育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理学院举办了2025 年上海理工大学“生物数学与动力系统最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理学院院长黄吉平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理学院数学系原三领教授主持。会议特邀山西省数学会理事长、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靳祯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雷锦志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宋永利教授,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郭宏骏,国家特聘专家、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段金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葛颢,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锐等7位知名专家出席并作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流行病学、种群动力学、随机分析及应用、理论生态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深入探讨数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最新成果在系统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议题包括“动态网络中SEIR平均场模型分析”、“系统生物学中的随机分析问题”、“非局部空间记忆与非局部感知引起的分支”、“双稳态反应扩散方程整体解的前沿问题”、“检测关键转变
2025-08-18
【研究成果速递】PRA:光子自旋霍尔效应(PSHE)的调控效率突破传统弱耦合水平
2025-08-18
【研究成果速递】PRA:光子自旋霍尔效应(PSHE)的调控效率突破传统弱耦合水平
近日,理学院物理系王春芳教授课题组在腔光力学与量子光学交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原子系综-光学腔强耦合的混合量子系统,成功将光子自旋霍尔效应(PSHE)的调控效率提升至传统弱耦合体系难以达到的水平。相关工作以两篇研究论文形式分别发表于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A(Phys. Rev. A 111, 053719 (2025) 和Phys. Rev. A, Accepted 6 August 2025),王春芳教授为两篇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博士后Akhtar Munir为第一作者。图(I) 为四层级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空气或真空透明顶层、反射镜、原子介质层以及电介质基底层。在反射镜与电介质基底之间放置了Λ型三能级原子介质。入射光以θp角通过空气/真空层照射至反射镜。各层介质的介电常数标记为, k= {1, 2, 3, 4}。图(II) 为Λ型三能级原子结构,其中激发态与基态分别由跃迁态|1⟩、|2⟩和|3⟩表示。图:分子光械与纳腔等离激元相互作用示意图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系统,通过光学腔强耦合原子系综,将光子自旋霍尔效应(PSHE)增强至远超传统弱耦合极限的
2025-08-11
【研究成果速递】PNAS: 提出了广泛适用于各类扩散系统的赝共形映射
2025-08-11
【研究成果速递】PNAS: 提出了广泛适用于各类扩散系统的赝共形映射
近日,理学院变换热学、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黄吉平教授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赝共形映射”(pseudo-conformal mapping)的普适几何框架,实现了对瞬态过程及多物理场耦合系统中扩散行为的精确调控。相关成果以“Controlling Transient and Coupled Diffusion with Pseudoconformal Mapping”为题,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122, e2511708122 (2025)]。扩散现象(如热扩散、物质扩散)是自然界和工程中的基本输运过程,对其时空行为的精准调控在芯片散热、生物医药、能源转换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调控手段如变换理论,往往依赖于具有复杂各向异性参数的超构材料,而其他调控技术则多局限于稳态或单一物理场。因而,亟需发展一种摆脱各向异性材料限制,并能够适用于非稳态及多物理场耦合系统的通用扩散调控理论。针对上述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赝共形映射
2025-08-11
【研究成果速递】PRL: 提出普适热扩散不变量,开辟瞬态热调控新范式
2025-08-11
【研究成果速递】PRL: 提出普适热扩散不变量,开辟瞬态热调控新范式
近日,理学院变换热学、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黄吉平教授与合作者在热超构材料领域首次提出并严格论证了“热扩散不变量”(Heat Diffusion Invariant)这一普适性物理概念,从根本上建立了热功能与材料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了长期以来瞬态热超构材料精准、高效设计的核心难题。相关成果以“Heat Diffusion Invariant”为题,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 Rev. Lett.135, 067103 (2025)]。在物理学中,不变量是揭示复杂系统背后深刻规律的基石,例如拓扑不变量被广泛用于对结构几何特征进行分类。然而,在功能层面,尤其是在热学领域,一直缺乏一个能够统一描述不同功能(如隔热、聚热、旋转热流等)的普适性不变量。传统的热超构材料设计方法,例如变换热学、散射相消法等,通常聚焦于特定功能与特定形状开展设计。由此所设计出的材料参数不仅复杂,而且彼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应对瞬态(随时间变化)以及任意形状(自由曲面)的热调控问题时,这类方法会遭遇设计效率低下、材料实现难度大的双重困境。研究团队提出的热扩散不变量,
2025-08-09
上理工理学院教授顾铮先入选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2025-08-09
上理工理学院教授顾铮先入选2025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
2025-08-01
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企携手育英才: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赴上海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交流
2025-08-01
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企携手育英才: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赴上海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交流
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7月31日,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率队赴上海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暨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双方成功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共绘人才培养新蓝图。 科技赋能发展:实地感知数据力量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上海联合征信公司宣传片。上海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良贵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核心业务模块的运作机制、内在联系及其创造的社会价值,重点展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方面的前沿成果,为理学院师生代表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大数据产业实践的平台。 人才供需对接:共解就业育人难题 在深度交流环节,双方聚焦人才培养与输送这一核心议题展开务实探讨:需求侧精准画像:陈良贵书记及公司综合管理和高级业务负责人深入剖析了当前数据产业对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如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及综合素养要求。供给侧优势展示:孟宝全书记介绍了理学院的学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及学生优势,同时坦诚表达了当前优秀毕业生在寻找高质量对口岗位时面临的挑战。合作路径共谋:围绕人才供需痛点,双方进行了热烈讨论,就未来在人才输送、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加强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旨
2025-07-28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主办“科学计算前沿研讨会”
2025-07-28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主办“科学计算前沿研讨会”
为推动科学计算领域的创新发展及学科交叉融合,近日,由上海理工大学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协办的“科学计算前沿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近五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计算领域的理论突破、算法创新、跨学科应用以及前沿技术发展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王中庆教授主持会议。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教授向与会的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加强数学学科的建设,推动理学与工学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章国庆教授简要介绍了数学学科的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作为与会嘉宾代表,对主办方上海理工大学及协办单位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科学计算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日益成为推动前沿突破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助力青年学者的成长,并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布朗大学舒其望教授、广州南方学院汤涛院士和刘文斌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许学军教授、中南大学向淑晃
2025-07-18
理学院一行赴智能科技学院调研交流
2025-07-18
理学院一行赴智能科技学院调研交流
2025年7月17日,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院长黄吉平、副院长李重要、副院长汪文军、物理系主任于海涛一行赴智能科技学院开展调研交流。智能科技学院顾敏院士、党委书记夏小华、常务副院长张启明、副院长黄华杰、副院长方心远热情接待了理学院代表团。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协同发展。顾敏院士讲话顾敏院士指出:理科既是创新之源、动力之泉,更是高水平工科发展的基石;当下正迎来理科跨越发展的关键窗口。顾院士表示,将聚焦博士点申报、应急细胞网络团队建设,并以AI深度赋能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与理学院开展全方位合作,携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孟宝全书记讲话孟宝全书记重点介绍了理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博士点申报进展等情况。黄吉平院长介绍了物理学科、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和规划布局,并围绕人才梯队建设、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等展开了介绍。黄吉平院长讲话党委书记夏小华回顾了智能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格致创新班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常务副院长张启明、副院长黄华杰、方心远依次就各自分管领域作专题介绍,系统呈现了智能科技学院在科研布局、教学创新与产业协同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合影留念此次
2025-07-10
沪明情牵山海 实践赋能振兴
2025-07-10
沪明情牵山海 实践赋能振兴
沪明情牵山海 实践赋能振兴理学院“筑梦三明·教育同行”社会实践结业仪式在福建三明举行7月9日上午,由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联合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商会、三明市三元区陈大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筑梦三明·教育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活动结业仪式暨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典礼在陈大镇举行。三明市三元区陈大镇党委书记邓天华、镇长李永,三元区团区委书记陈骁、长白新村街道商会会长李汉卿和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等出席活动,与沪明两地政校企代表共启校地合作新篇章。会议现场青春躬耕实践 学子赋能新苗自6月30日开始,理学院8名学子在钱靖雯老师带领下深入三明革命老区,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理学院师生为三明六中学生开展了科普活动、心理辅导及成长领航等系列课程。课堂上大家化身“科普导师”,通过《物理王国探秘》《探究数的世界》等趣味课程,普及科学知识,广受学生好评。同时,开展《走进上理·科学之光》《我心目中的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共同观看电影《钱学森》,用科学家精神启迪当地学生的科学梦想。上课期间,还开设了心理科普工作坊,以“大学生与中学生一对一对话:生涯规划”“写给2035年的信”等形式,为当地学
2025-07-05
理学院一行赴继续教育学院调研交流
2025-07-05
理学院一行赴继续教育学院调研交流
7月4日上午,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院长黄吉平、副院长汪文军等一行赴继续教育学院调研交流。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李建东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首先李建东对理学院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学院非学历教育现状,包括项目开展学院情况,以及在学历继续教育改革、非学历教育拓展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院长黄吉平介绍了此次调研目的,重点探讨理学院参与非学历教育的可行性,探讨如何结合理学院学科优势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希望通过非学历教育为理学院拓展资源,改善因内部资源不足导致的矛盾,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支撑学科发展。书记孟宝全表示希望通过学习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发、运营管理及政策机制方面的经验,寻求如综合能力提升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合作。双方围绕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定位、设计、资源整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表示将加强沟通,共同探索继续教育助力基础学科的新路径,理学院希望通过非学历教育补充学院资源,改善教学考核压力。继续教育学院表示将提供政策与流程支持,共同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收共赢。会议现场供稿:安守超审核:孟宝全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44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21
跳转到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