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理学院“锈带新生”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者:冀伟发布时间:2025-08-2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感受上海工业文明的独特魅力,探寻工业遗产在新时代语境下的价值与意义,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锈带新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8月份正式启程。团队成员选择以骑行的方式,从杨浦滨江到浦东沿岸走访五大工业遗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追寻青年一代对上海工业遗产文明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前期调研扎实筹备,奠定实践基础

出发之前,团队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前期准备工作。成员们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上海工业遗产的发展脉络,精心收集统计数据与政策信息,内容覆盖杨浦、浦东、徐汇、宝山、普陀等多个区域的工业遗址分布情况。

上海各区工业遗产情况汇总

同时,为了解上海高校青年群体对工业遗产文明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团队通过线上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开展调查,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专业的统计分析。经过系统的前期研究,团队初步勾勒出杨浦滨江和浦东沿岸工业遗址的空间格局与功能转型图景,用扎实的 “理论研究” 为即将展开的 “实地调研” 奠定了坚实基础。

骑行探访工业遗址,见证 “锈带” 新生

烈日炎炎下,团队成员骑行探访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世界技能博物馆、明华糖厂、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并在船厂1862 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述。这场别开生面的 “City Walk”,让我们在汗水与车轮的律动中,与城市的工业记忆进行了一次亲密且深刻的对话。

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昔日的纺织厂已华丽转身,成为时尚与创意的聚集地,各类时尚活动在此轮番上演;世界技能博物馆将老厂房巧妙改造,变为弘扬工匠精神和开展技能教育的重要平台,为技能人才培养助力;明华糖厂在精心保留工业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展览与休闲功能,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空间;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以开放绿地与历史遗存共生的模式,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便能触摸到工业记忆;船厂1862 则通过举办丰富的艺术演出与展览,使这座百年造船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昔日的老厂房                 今日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昔日的永安栈房                 今日的世界技能博物馆

          昔日杨树浦发电厂                今日的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船厂1862前世                             船厂1862今生


通过拍摄、记录与交流,团队深切体会到:这些工业遗址并非静止的历史标本,而是在 “再利用” 中不断焕发活力的有机体。工业遗产通过空间更新、产业转型与公共文化功能的叠加,成功实现了从 “锈迹斑斑” 到 “活力新生” 的时代蜕变。


青春共鸣工业文明,增强使命认同

这段调研之旅,不仅是一次体力上的跋涉,更是一场心灵上的触动。团队成员在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中深刻认识到,工业遗产不是冰冷的历史遗存,而是培育青年认同感的重要根基。船厂1862 的旧船,曾经是繁忙的货运工具,如今化为独特的艺术景观,它既映射着上海的现代气象,也镌刻着百年的历史沧桑。正如一位成员动情地说:“当我置身其中,仿佛听见过去机器的轰鸣声与今天的青春脉搏同频共振。”

团队成员在聆听船厂1862的改造故事

在 “锈带新生” 的实践旅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工业文明的回响不仅留存在历史的厚重之中,更在当代青春的热烈之中得以共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进一步增强了对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杨树浦电厂遗产公园

尚悦湾船厂1862

团队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走访感受上海工业遗产文明


供稿:锈带新生团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