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于心,立足于行—理学院研究生开展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发布者:张鲁潮发布时间:2012-08-23浏览次数:257

专业于心,立足于行

——理学院研究生开展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 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理学院研究生自世博起就成功地进行隔日客流的预测,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2012年6月25日,理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延续这一传统,积极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践活动——预测黄兴公园客流量及分析延长公园开放时间对客流量的影响。

实践团的同学们主要通过实地考察、数据采集、模型建立和模型修改等一系列程序,并结合专业知识,预测黄兴公园的客流量数据。

6月25日——7月4日,历时十天的数据采集工作拉开了序幕,数据主要包括黄兴公园三个入口每天不同时间段的人数和温度、老中青年龄段的比例、当天的天气状况等,针对七月份公园延长开放时间的制度,所以6月份数据采集时间段为上午7:00-10:00,下午3:00-6:00,7月份时间段相应为上午7:00-10:00,下午3:00-7:00,将下午延长一个小时的客流量用来研究延长公园开放时间对客流量的影响。同学们深知这些数据对整个活动的意义非同一般,冒着六月连绵的梅雨,在公园门口的值班室记录数据,又顶着七月不间断的三伏高温,数着一个个进出公园的游客。大家坚持把每天的数据记录的尽可能准确,连续十天,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后期的建模提供了数据保障。

7月16日——31日,实践团队的建模组对前期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查阅相关资料,包括黄兴公园附近地区的CPI、公交状况、公园娱乐设施、历年上海市7月份的天气情况等相关数据,在纵多现实研究客流量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logistic增长模型、线性回归模型等)中,初步建立了预测黄兴公园客流量的数学模型,由于影响黄兴公园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已知信息,又包括未知信息,故根据这些信息的不完备和数据少的特征,采用了灰色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模型,构建了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该模型较之已有的模型既有改进又有创新。

然而这一组合模型仍然不能克服灰色预测模型中原有的对未来的一些扰动因素无法准确把握导致精度逐渐降低的缺陷,在随后的2周时间里,建模组同学又反复讨论修改,利用新陈代谢思想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改善,结果证明改进的组合模型获得了比组合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根据黄兴公园后期提供的7月份客流量总数据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测一个时间段的客流量。此外模型表明,延长公园开放时间,公园客流量可以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结论也与上海市在8月5日公布的“上海50座公园延长开放时间”这一决策不谋而合。

当同学们将近2个月的研究所得《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报告交给黄兴公园的相关负责人时,公园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同学们在为黄兴公园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的实际锻炼,也提高了研究生的奉献精神及社会的责任感。

理学院研究生开展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理学院研究生开展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理学院研究生开展黄兴公园客流量分析与预测

 

 

 

理学院

2012年8月23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