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者:陈冰洁发布时间:2020-10-14浏览次数:822

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多学科协同交叉创新,本学期理学院将陆续举办专场数、理、化学术交流活动。1012日下午,同济大学医学院张兵波研究员、我院张兴光教授和廉孜超教授在理学院一楼报告厅以医药、能源及催化为主题做了化学专场学术交流。报告会由缪煜清副院长主持,化学系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首先,张兵波研究员以“蛋白仿生型肿瘤诊疗分子探针创制”为题做学术报告。报告中他分析了具有靶向识别功能的分子探针与实现精准疾病诊断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关系,并指出对其开发的重要性。他对分子探针在肿瘤诊断、医学影像和干预方面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医用性等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利用材料、化学和工程等多学科相结合手段构建蛋白仿生型诊疗探针,实现对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检测。报告中,张兵波研究员以多种实例证实了蛋白仿生构筑诊疗探针思路的合理性,巧妙的利用超声辅助探针构筑方法解决了假阳性诊断及病灶信噪比低等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蛋白仿生集成多功能探针的概念,在诊断基础上实现了肿瘤治疗效果增强。该报告中他分享了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深刻的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随后,张兴光教授做了题为催化纳米材料开发及结构设计在“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和“聚合物材料功能化”领域的创新研究及产业应用报告。报告中,张兴光教授分三部分讨论了从基础研究迈向技术转化的可行性。他介绍了自己在基础研究领域内多年的研究成果,以纳米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学科交叉探讨催化机理,并将其用于提高生物质催化转化等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随后张教授将部分研究成果与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无缝转化,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纳米材料在抗菌面料中的应用。报告会上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产学研的经验,面对竞争对手,要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不但要保持在技术上有优势,还要保持在成本上有优势。

最后,廉孜超教授以“半导体异质结中光诱导载流子动力学研究及太阳能能量转换”为题做学术报告。报告中,他围绕着如何提高光催化性能,探寻光生载流子动力学规律,设计高效稳定的异质结纳米晶材料等问题作了概述,对该领域中的重要基础问题做了探究。研究中,以核壳、异质结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揭示受光激发后材料中的超快电荷转移过程,探究其光催化机理,有助于设计新型纳米材料提高光催化性能。廉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指出多学科交叉互通是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只有多学科协同研究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接国家战略,协同解决重大难题。

 

报告之后,三位教授和在座师生开展了热烈的交流互动,热情解答提问,积极交换思想,会场气氛热烈,师生收获颇多。大家对他们的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赏,一致认为三位教授的报告具有很强的原创性,生动的展示了多学科协同交叉创新成果,给在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师生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路。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