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旧版
导航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党政班子
组织架构
数学系
物理系
师资队伍
数学
物理学
党建工作
党务公开
理论学习
制度规定
党建动态
典型宣传
思想强音
我为抗疫出份力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学科特色
培养计划
课程思政
研究生教育
学科
导师
培养方案
课程介绍
通知公告
国际交流
创新创业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应...
低维物理系统与先进光...
科研数据
科研政策
友情链接
招生就业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就业信息
学生工作
学生事务
学工风采
党建团建
相关文件
安全专栏
工作动态
规章制度
安全资料
相关下载
下载中心
学院文件
资料下载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2-05-05
理学院举行学生五一系列活动:这个五一再“无疫”
2022-05-05
理学院举行学生五一系列活动:这个五一再“无疫”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与艰辛付出下,目前学校的整体防控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理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线上学生活动,号召广大学生自觉砥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抗击疫情这一特殊战役中贡献自己的磅礴力量。【研究生篇】推进就业主题沙龙——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就业主题党日活动5月3日晚,理学院研究生应用数学党支部面向全院数学专业研究生举办了“就业经验分享会”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支部内22届的4位同学为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实习、就业方面的经验,并用他们的亲身经验建议即将踏上校招的同学们应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脚踏实地,多多提升自身素养。概率统计支部组织了一次求职经验线上交流会。活动邀请了两位毕业班的硕士研究生从简历、笔试、面试、签订工作协议等四个环节分享了经验方法。两位同学签订的工作分处互联网和金融业两大热门行业,针对这两个行业不同特点,他们也通过具体的例子为大家展示里一些求职“小窍门”和“坑点”。30多位研究生参与了此次交流会,并就关心的问题踊跃提问,两位学长给出了细致的回答。开展线上学术交流——“心系科研”系
2022-04-21
共克时艰不停学 课程思政在行动—理学院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公开课
2022-04-21
共克时艰不停学 课程思政在行动—理学院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公开课
2022年春天,疫情的来势汹汹让原本生机勃勃的校园由于封控变得安静下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全力以赴,都在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而不懈努力。在这共克时艰的困难时刻,我们依然没有停下教与学的脚步,各项教学工作依然在教师们的精心准备下有条不紊地展开。4月15日上午,理学院赵春艳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直播了一堂有特色、有温度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公开课,其他老师也纷纷在线观摩了本次公开课。上课伊始,赵老师在告诉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期,希望同学们能克服焦躁心理,沉静下来。线上直播教学不同于线下面对面教学,更需要大家以高度的自律精神和不懈努力的意志来进行学习。赵老师指出微积分是数学领域的寒武纪大爆发,它一旦到来,数学领域惊人的多样性就开始“进化”产生。它们的“谱系”可以从以微积分为基础的名称中识别出来,比如:微分几何、积分方程、解析数论等。如今,微分方程帮助我们预测比如新冠病毒将如何传播等,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赵老师说,在计算曲顶柱体体积时,我们通过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这四个步骤得到一个特殊乘积和式的极限,从而抽象出了二重积分的概念。从中
2022-04-14
理学院2022年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市级示范课程培育项目)名单公示
2022-04-14
理学院2022年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市级示范课程培育项目)名单公示
根据学校教务处发布关于2022年度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通知,经理学院教学指导兼教学质量考评委员会专家投票决定,我院本次共推荐申报2022年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汇总名单如下:序号负责人姓名课程名称1刘锡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沈春根高等数学现将名单进行公示,对此有异议的教师请在公示期内向理学院科研秘书丁雨鸽老师反映。公示时间:2022年04月14日-2022年04月16日联系地址:南校区卓越楼809联系电话:65667034
2022-04-03
学院组织“时代新人 同心抗疫”主题党课
2022-04-03
学院组织“时代新人 同心抗疫”主题党课
为响应学校党委发出的组织“我为抗疫出份力”主题党日活动的号召,4月2日晚,理学院以“时代新人 同心抗疫”为主题举办云党课。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凡主讲,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参加本次党课。在党课中,李凡首先带领学生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之后,她讲述了当前上海和学校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学校及学院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风险点,号召全体学生党员共筑抗疫长城。她指出,学生党员首先应当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精准防控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面前毫不松懈,其关键问题在于必须做到100分,晚一步或者漏一人,那就是0分。其次是要坚定信心,要坚信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公民力量,尤其是当封控时,学生党员要沉着冷静,带头稳定民心,不恐慌,不信谣。同时,她希望学生党员在疫情面前要有“共产党员先上”的勇气和担当,并分析了当前学生党员在抗疫中的可为与应为。随后,4位学生党员志愿者分享了他们在抗疫服务中的心路历程。他们在发言中谈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这个世界上没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周围还有很多地方、有很多
2022-03-28
打造全天候立体云端课堂
2022-03-28
打造全天候立体云端课堂
疫情的“倒春寒”,让刚开学不久的我们不得不再次暂停线下教学,匆忙中重启两年前的线上课程。所幸,经历过2020年,经过了两年线上线下融合课程的我们心里有底,不至于惊慌失措。但这次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打造“全天候立体云端课堂”。充分准备、合理安排。线上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师生无法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讨论。针对该情况,为了进一步确保课程效果,充分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合理利用“云”课堂,推动任课教师不断完善课程视频的录制,合理安排课程计划,使学生们能够实现课前预习,课堂抓住重难点,促进学习效率加倍提升。打造线上“云”课堂,实现线上“面对面”。为了让学生们在线上课堂实现“面对面”的真实体验,增强学习效果,将视频的开放时间与课表统一,学生们准时准点坐在“教室”里等待上课。与此同时,在班级群内随时待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马上得到解决。任课老师同时充当主讲和助教两个角色,效率加倍,服务更到位。 考虑到学生线上学习自我约束力差这一现象,作为任课老师我也是一直在学习。积极参加超星课程培训,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技能get后,马上用在实际教学中。比如,随时抽检学生学习情况。对上传超星的视
2022-03-25
战疫情云端筑梦 惜韶华踔厉奋发
2022-03-25
战疫情云端筑梦 惜韶华踔厉奋发
——理学院多措并举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展开春回大地万物苏,学子奋发正当时。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却让我们不得不按下了线下教学的暂停键。“疫”不容迟,“课”不能缓。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对线上教学进行了周密部署,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理学院全体教师也积极做出了响应,自觉建设整合优质线上课程资源,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用心打造既形式多样又独具特色的云端课堂。保障线上教学同样高质量,云端互动同样够精彩!精心筹备,有条不紊。线上教学一启动,理学院老师们便迅速进入状态。各教研室第一时间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授课大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已见,对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能动性等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根据网课特点,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系统化、精细化的设计。承担全校高等数学课程的老师们在现有优质录播视频的关键节点巧妙设置问题进行提问,保证学生在云端上课也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高效学习。同时也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上课节奏。对于具有高度抽象性特点的数学类专业课程,本来线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就比较大。转为线上教学后,需要专
2022-03-14
理学院张陈成博士生在Naomaterials发表封面论文
2022-03-14
理学院张陈成博士生在Naomaterials发表封面论文
近日,理学院光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的张陈成博士生在卜胜利教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工程技术大区2区,影响因子5.076)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报道了一种基于回音壁模式和填充磁性软物质光子晶体光纤相结合的磁场传感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被选为当期的封面论文,封面标题为:Nanostructured Magnetic Fluid Enables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当期封面理学院光子学团队创新性地将磁性软物质灌入光子晶体光纤,形成回音壁柱形微腔,并通过拉锥微光纤耦合,在光子晶体周围有效地激发回音壁模式。团队成功实现了新型磁场传感结构,并系统研究了其传感机理,该磁场传感结构具有高效耦合和易于制作的优点,有望应用于磁场监测等领域。该成果还被期刊在当期以“Cover Story”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内容如下:Cover Story: Magnetic fluid is a kind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 which consists of surfactant-coat
2022-03-14
理学院博士生张陈成在2022 年Light全国博士生学术联赛(上海赛区)中荣获三等奖
2022-03-14
理学院博士生张陈成在2022 年Light全国博士生学术联赛(上海赛区)中荣获三等奖
2022年3月6日,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2022年Light全国博士生学术联赛(上海赛区)在线举行,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30位博士生参赛。我校选拔了4名博士生参赛,最终来自理学院的张陈成博士生获大赛三等奖。获奖选手中,仅有2名来上海地方高校(另一名来自上海大学)。Light全国博士生学术联赛由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与国际著名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平台iCAN合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主题活动之一,面向全国光学、光学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在读博士生,通过比赛加强了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分享及创新思想碰撞。供稿:李重要审核:宇振盛
2022-03-11
绿色景观,快乐体验——理学院庆祝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2022-03-11
绿色景观,快乐体验——理学院庆祝第112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在春光明媚、万象更新的时节里,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理学院工会于3月8日下午在卓越楼820开展“绿色景观,快乐体验——创意多肉微景观设计”活动,吸引了学院女教师们踊跃参加。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宝全、院长宇振盛给大家带来了节日的问候并与学院的女神们共庆节日。院办主任王丹琼向大家介绍了创意多肉微景观的制作方法后,大家便围坐在一起忙碌了起来,手持着小工具饶有趣味地制作:剖土、栽种、铺石、装饰、设计……每个人都乐在其中。大家都变身巧手花匠,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属于自己的小花园。在微景观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讲究的便是细致和耐心。老师们一边设计多肉微景观,一边愉快地交流着,活动氛围轻松和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一件件作品出炉了。微景观的制作过程好比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寄托着创作者的愿望甚至梦想。大家拿着作品相互欣赏着,讲述着自己作品所蕴含的故事------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女教师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弘扬了团结、进步、和谐和创新的良好风尚,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理学院工会2022年3月8日供稿:陆志雯审核:孟宝全
2022-03-04
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群参建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2022-03-04
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群参建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名单,我校与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联合建设的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于2021年7月启动试点建设推荐工作,经地方、高校及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推荐,全国共计439个虚拟教研室获批试点建设。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以江苏大学颜晓红教授为带头人,由长三角地区四所工科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校联合申报,主要成员包括各高校大学物理课程群骨干教师50人。课程群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教研模式创新、优秀师资培养和优质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成功获批,将有力带动学校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长三角高校教学联动,推动各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制、地域限制、高效便捷的教师教学研究新模式
2022-01-27
理学院成功承办“第六届原子核结构理论研讨会”
2022-01-27
理学院成功承办“第六届原子核结构理论研讨会”
为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于2022年1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联合举办了“第六届原子核结构理论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承办,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单位的师生代表参加了线下研讨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师生代表线上参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基于原子核结构理论的近期成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学术报告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赵玉民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为核物理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对于加强合作研究、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与会代表对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为会议成功举办给予的支持和保障表示特别感谢。
2022-01-17
同走红色滨江,共悟全会精神——理学院赴杨浦区文旅中心举行党建联建活动
2022-01-17
同走红色滨江,共悟全会精神——理学院赴杨浦区文旅中心举行党建联建活动
深入学习党史,汲取发展力量,理学院党委创新教育形式,以“行走的党课”掀起党史学习热潮。近日,理学院物理系教工党支部、研究生物理党支部一行30余人与杨浦区文旅管理事务中心(文物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成员同走红色滨江,开展党建联建主题活动。杨浦滨江,百余年前,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先辈的初心启航地;如今,这里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地,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地标。参观红色景点在文旅中心讲解员的带领下,上海理工大学的党员们从秦皇岛路码头出发,瞻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浮雕墙,乘坐导览车沿途参观黄浦码头旧址、毛麻仓库、瑞镕船厂旧址、怡和纱厂、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东方渔人码头、祥泰木行旧址等杨浦滨江标志性景点,并来到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走进过的人人屋滨江党群服务站学习。这次红色之旅的终点,是位于杨浦滨江的中国救捞陈列馆,一行人在文旅中心驻点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红色展馆。“几年前我曾经来过一次杨浦滨江,时隔数年再次踏上,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杨浦滨江的红色历史也让我们更加感悟到共产党员身上的使命与担当。”理学院物理系教工党支部的于海涛说。参观后,双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143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
/
120
跳转到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版权所有